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熊至娟 记者顾艳伟)进入2月份,广西购买岭南壮乡气温日渐回升,南宁八桂大地即将进入春耕春种时节。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春耕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农资商品时,消费销售务必在正规农资店购买,提示谨慎选购游商推销的谨慎来路不明的农资。
农资作为农业生产的游商基础物资,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资商产量和农民的收益。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广西购买农资专营店、品牌授权网点进行采购,南宁若选择线上购物,发布也要挑选正规电商平台。春耕切忌在流动摊贩、消费销售无证照商贩处购买农资,提示以防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购买时,务必主动向商家索要发票、收据等购买凭证,并要求商家完整填写产品名称、规格、批次、生产日期等详细信息。若通过线上渠道购买,要及时留存交易记录、产品详情页截图以及与商家的沟通记录,以便后续追溯和维权。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农资前,务必重点核查产品包装标识的完整性与合规性。对于种子类产品,要查看审定/引种编号、适宜种植区域、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农药类产品,需核对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以及质量保证期;肥料类产品,则要查验肥料登记证号、执行标准和有效成分含量。千万不要购买包装破损、标识模糊或者信息不全的产品。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要密切关注当地农资价格动态。不法商家会推出显著低于市场价的所谓特惠产品,这类产品往往隐藏着质量隐患,很可能是涉嫌假冒伪劣商品,切不可贪图便宜。同时,对于宣传“包治虫害”“增产翻倍”等夸大其词的宣传口号,不能轻信,应依据科学知识和实际种植需求,理性选择农资产品。另外,消费者在大量购买农资商品时,主动提出与商家签订购买合同,并将农资质量标准、售后保障等条款清晰明确地写入其中,避免仅依赖口头承诺,以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纠纷。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耕备耕期间,南宁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相关农资产品的抽检力度,严厉打击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消费者若发现购买到假劣农资,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或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15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还可向当地消协组织寻求帮助。
责任编辑:吕成海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9月19日,记者从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获悉,由福建省计量院承建的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力值计量测试)近日通过了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的验收,并进入正式运行序列。这是福建省首个市场监 ...
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近日在杭州开庭,“脸”受不受保护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法律人士表示,当前人脸识别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但相关法律仍存空白,个人信息的采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纪祥勇记者刘传江)《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从5月15日起,该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固体饮料等普通食品冒充特医食品行为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企业名称中含有&l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张强记者徐文智)8月16日,陕西西安浐灞国际港举行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机制启动仪式,多部门联合签署《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合作框架协议》《西安浐灞国际港海外知识产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纪祥勇记者刘传江)《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从5月15日起,该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固体饮料等普通食品冒充特医食品行为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企业名称中含有&l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陈琼英 记者张文章)自全面复工复产以来,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管局以抓基层、打基础、保安全、促长远的工作思路,积极应对特种设备投入数量陆续增加,使用频率持续加大的监管要求,建立新机 ...